鶴壁金山婦科分享女性必知的7個婦科常識
2025-04-07 來自: 鶴壁金山中醫(yī)婦科 瀏覽次數(shù):101
隨著現(xiàn)在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,不少女性小伙伴的健康頻頻出問題,尤其是婦科病,往往讓很多人羞于啟齒,一旦患上就忐忑不安,卻又不敢向醫(yī)生尋求幫助。
正確認識之后才能從容應對,今天鶴壁金山婦科就整理了7個婦科常識,女性必知!男人們也應該多了解哦。
1 你的月經真的不規(guī)律嗎?“大姨媽”這個磨人的小妖精,來了讓人難受,不來讓人不安,來的時間不對也讓人忐忑。但要注意,月經周期 21~35 天,經期持續(xù)時間 2~8 天,在這個范圍內都是正常的,不用過于擔心。影響月經周期的因素有很多,不要一發(fā)現(xiàn)就隨意服藥哦,記得按時觀察記錄,有問題了及時去醫(yī)院。
2 白帶發(fā)黃不一定就是白帶異常白帶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表現(xiàn),在正常情況下,它的顏色也會隨著月經周期發(fā)生改變。排卵期白帶量多、透明呈蛋清樣、拉絲,常常外陰會有濕潤感,內褲上會有一些分泌物的痕跡。排卵期過后進入黃體期,此時白帶分泌減少、變得粘稠,除了白色以外,還可能會有些發(fā)黃。
白帶異常的表現(xiàn)通常有以下這些:
• 膿性白帶:白帶色黃或黃綠,如膿樣,有惡臭味,一般由感染造成;
• 血性白帶:白帶如染血,應警惕宮頸癌等惡性腫瘤,某些良性病變也會有此癥狀;
• 豆腐渣樣白帶:白帶中混有豆腐渣樣的白色塊狀物,是霉菌性陰道炎的特征;
• 灰白色白帶:通常除白帶灰白色以外,還有存在污濁及魚腥味,常由感染引起。
3 子宮肌瘤大多數(shù)是良性的一看到“瘤”,我們就會想到癌癥,但子宮肌瘤是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,惡化的可能性相對較小。對于沒有癥狀的、小的肌瘤,一般建議觀察,定期復查就可以。如果單個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,或者長的位置比較特殊,比如長在子宮下段、子宮腔內,或者壓迫到了直腸,引起排尿困難、月經過多、便秘腹瀉等癥狀時,就要考慮治療了。
4 大部分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沒有關系乳腺增生是乳腺在性激 素周期性變化的作用下,造成乳腺正常結構紊亂,大部分乳腺增生是生理性增生,與乳腺癌是沒有關系,但不能忽視病理性增生。生理性乳腺增生患者絕經以后,體內雌激 素降低,乳腺組織退化時就會慢慢好轉,這部分人往往不用治療,定期復查觀察就行。病理性增生則會有癌變的傾向,當出現(xiàn)乳房持續(xù)幾個月的疼痛,疼痛不會隨著月經期結束而緩解,或者摸到乳房有腫塊,月經結束之后也沒有明顯縮小時,就要趕緊去醫(yī)院看看。
5 盆腔積液不是病盆腔積液是一種表現(xiàn)而不是疾病,它只是描述女性盆腔里面有液體存在。生理性盆腔積液一般是指女性在生理期、排卵期出現(xiàn)的少量盆腔積液,人體可以自行吸收,不必進行治療。經期不注意清潔衛(wèi)生,導致細菌滋生,引發(fā)盆腔炎;婦科手術后感染導致的盆腔感染,都會導致病理性盆腔積液。此時一般會有腹脹、腹部下墜的感覺,有些還會伴有下腹部疼痛,在勞累過度或者夫妻生活后有加重的現(xiàn)象。這樣的病理性盆腔積液需要及時治療哦。
6 宮頸糜爛不是病早在2008年出版的第7版《婦產科學》教材中,已經取消了“宮頸糜爛”這個病名,以“宮頸柱狀上皮異位”生理現(xiàn)象取代。“宮頸糜爛”是一種生理性改變,只不過是在雌激 素的作用下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外移,與覆蓋宮頸管外表的復層鱗狀上皮相比,色澤更鮮紅,看似“糜爛”而得名。沒有癥狀的宮頸糜爛無需治療,有接觸性出血、陰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可采用物理治療,物理治療的方法很多,選擇時應遵從醫(yī)生指導。另外,宮頸的定期檢查很有必要,這不是為了預防宮頸柱狀上皮異位,而是為了預防宮頸癌。
7 接種HPV疫苗之后,還是要定期篩查 對抗宮頸癌,預防大于治療,盡早接種HPV疫苗,對預防宮頸癌極為有利。一般來說,在首 次性生活之前注射疫苗效果是好的,美國食品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推薦接種的人群是9-26歲女性。針對年齡較大的或是已有性行為的女性,注射HPV疫苗仍然有效。
接種疫苗只是減少患宮頸癌的風險,接種后還需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建議超過21歲已經有了性生活的女性,每年都應該定期做HPV篩查和TCT檢測:
• 21~29 歲:推薦每 3 年做一次 TCT 檢查(即脫落細胞學檢查);
• 30~65 歲:推薦每 5 年做 TCT 和 HPV 聯(lián)合檢查,或繼續(xù)每 3 年做一次單獨 TCT 檢查;
• 65 歲以上:若連續(xù)篩查未發(fā)現(xiàn)病變者,可考慮停止篩查,但要保證之前的三次 TCT 檢查或者兩次聯(lián)合檢查的結果無異常。
儀器展示
儀器展示